
9月8日,由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共同发起的民间藏品备案项目揭牌仪式在京举行。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和社会组织对民间收藏的热中,大量珍贵的文物艺术品被民间收藏,建立民间收藏登记制度,是国家文化遗产管理上的一项基础工作。今年2月,李克强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文物保护强化管理事项时强调“健全文物登录制度,建立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3月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将“健全国家文物登录制度”位列七大“重在保护”之首。4月上旬,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总书记、总理分别做了指示批示,刘延东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将“健全文物登录制度”纳入到今后的工作之中。
建立国家文物登录制度,完善认定、登录标准,明确调查、申报、登记、定级程序,制定不可移动文物降级撤销和馆藏文物退出管理办法,推进文物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必将成为我国十三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民间藏品艺术品备案工作的开展,对于规范民间收藏、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保障民间收藏和市场健康发展,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共同发起的民间藏品备案项目是配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实施。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和社会组织对民间收藏的热中,大量珍贵的文物艺术品被民间收藏,建立民间收藏登记制度,是国家文化遗产管理上的一项基础工作。今年2月,李克强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文物保护强化管理事项时强调“健全文物登录制度,建立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3月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将“健全国家文物登录制度”位列七大“重在保护”之首。4月上旬,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总书记、总理分别做了指示批示,刘延东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将“健全文物登录制度”纳入到今后的工作之中。
建立国家文物登录制度,完善认定、登录标准,明确调查、申报、登记、定级程序,制定不可移动文物降级撤销和馆藏文物退出管理办法,推进文物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必将成为我国十三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民间藏品艺术品备案工作的开展,对于规范民间收藏、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保障民间收藏和市场健康发展,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共同发起的民间藏品备案项目是配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实施。
(责任编辑:琴鸣悠远)